經濟日報 住展雜誌/住展房屋網
文/住展雜誌
 

政府陸續祭出不少力推青年的優惠貸款方案,因此讓年輕族群逐漸成為購屋主力,不過其中的購屋偏好呈現兩極化趨勢。根據住商機構彙整聯徵中心的房貸數據顯示,青年購屋族群對於屋齡極新的房屋,以及屋齡超過30年的中古屋的接受度,均顯著提高。

 

根據聯徵中心數據資料,2024年20至40歲的購屋族所申請的房貸中,屋齡0至3年的新屋占比高達47.8%,與十年前相比大幅增加了17.5個百分點。無論是購屋件數(5萬6,405件)還是占比,都創下近十年來的最高紀錄。

 

大家房屋企劃研究室公關主任賴志昶分析,近年建商紛紛推出低首付、工程期間零付款等促銷方案,大幅降低了年輕族群的購屋門檻,使得新成屋成為他們的首選。同時,相較於需要額外裝潢或可能沒有電梯的中古屋,新屋對於追求便利與舒適的年輕人更具吸引力;此外,2020年後疫情期間房市進入多頭,建商集中在近幾年大量交屋,也推升了新屋的申貸件數。

 

 

低總價老屋成部分青年另一選擇

 

 

另一方面,屋齡30年以上的中古屋也成為青年購屋的另一項選擇,根據數據顯示,2024年20至40歲的購屋者中,有2萬3,434件房貸申請是購買屋齡超過30年的房屋,其樣本數同樣是近十年來的最高,且占整體青年購屋比例的19.8%,僅次於2023年。賴志昶認為,由於近年房價大幅上漲,部分預算有限的年輕首購族轉而尋找總價相對較低的中古屋。這類交易大多出現在發展成熟的都會蛋黃區。

 

住商不動產企劃研究室執行總監徐佳馨提醒,預售屋和中古屋各有其優缺點。預售屋的自備款較低、付款彈性,適合資金有限但收入穩定的族群,但房價相對較高且存在交屋風險。中古屋的總價通常較親民,且屋況可見,長期持有在精華地段的中古屋也可能享有都更效益,但可能需要額外的修繕和裝潢費用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