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者 胡偉良
 

地震頻率愈來愈高,地震風險正在增加,營建成本也在增加,現在不僅是地主在選建商,建商也同樣的在選擇地主,因此,在遇到優質的好建商時,老屋屋主地主有必要化被動為主動,積極的去回應和配合,因為優質建商選擇也多,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,地主反而成了被「反淘汰」的對象。

和建商洽談合作改建的時機稍縱即逝,錯過了就只有空留遺憾,現實上,現在住戶等不到建商的案例已經愈來愈多,在營建原物料成本日益增加、營建人力(包括工務、施工勞工)日漸短缺的情況下,兩方之間的供需關係已經逆轉。

抱持著「再等等,或多找幾家條件會更好」的心態,已經不再是正確的抉擇,因為優質的廠商可能因此而放棄這個案子,結果只能找來不重質的二線廠商。而做為不同意戶,日後條件也只會愈來愈差,使自家的改建案陷入死胡同,乏人問津。

因此,對住戶來講,「只要條件可以,趕緊都更」才會是當下參與都更的最好策略。

 

 

房價 vs營建成本 vs住戶分回

 

在地震威脅下,政府頻頻釋出容積獎勵措施,民眾都更改建的意願也大增,因此,對建商而言,「市場變大了」,但另一方面,營建成本居高不下,加上碳費即將課徵,成本持續墊高,也增加了建商在從事都更案件時的變動風險。例如,以一個64分(地主分60%、建商40% )的都更改建案為例,18樓高強度鋼筋混凝土(RC)構造營建成本大約在35萬/坪,若因成本單坪上漲5萬時,房價等於單坪增加12.5萬(5*(1+1.5),也就是說房價必須調漲12.5萬。而地主分回比例愈高時,因成本增加需要調漲的幅度會愈大。

再以地主分回60%為例,營建成本35萬/坪,則建商的房價成本為:87.5 (35/0.4) 萬/坪,加計建商的管銷費用、稅費、利潤,共30%,則房價為:113.75萬/坪(87.5*1.3)

亦即,要達到64分的區域房價必須達到113.75萬/坪。

若採用比35 萬/坪更高的構造型式興建,像RC 變更成SC,或樓層數從15層變高成20層時,營建成本會變得更高,在房價不變的情況下,會導致地主分回變少。

 

 

不要再糾結於分回,要把吹眼光放在價值

 

在都市更改建遍地開花的時代,除了把握機會積極參與外,更要建立健全心態,不要一味的只知追求自己的利益,只要自己好,而忽視別人的成本和風險,否則必定會成為無人聞問的「重建孤兒」。

而且從各程因素來判斷,日後都更改建後的分回條件可能愈來愈差,而不是變好。

民眾糾結於都更後的分回坪數,甚至違章建築也想分回,不思考老房子的安全問題,等同拒絕入住好房子,而一旦錯失機會,等到年紀再長,膝蓋已經無法負荷上下樓梯的壓力時,那時已將後悔莫及。

 

高房價時代的建築新主張

 

房價高漲的趨勢看來很難逆轉,高房價使得換房變成愈來愈困難,再加上節能減碳的需求,房屋的耐久性變得愈來愈重要,高強度、高規格的房屋構造需求也因應而生,房子的建造不再侷限於40、50年的使用壽命,百年建築會逐漸變成民眾追求的一種建築新型態,高強度鋼筋混凝土(New RC)、鋼骨混凝土(SC)、比法規要求更高的耐震設計、更高品質的建材、綠建築、智慧建築、無障礙設施的「適老宅」將逐漸成為日後建築的新標準、新典範。